西本要聞
2019年西本新干線鋼材價格指數走勢預警報告
2019年01月10日10:58 來源:西本資訊
年度預警色標:偏綠
預警周期:2019年1月1日——2019年12月31日
本期觀點:經濟趨緩財政寬松 鋼價中樞承壓下移
關鍵詞:政策 供給 需求 資金
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,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。面對2018年前三季度GDP分別為6.8%、6.7%和6.5%,國內經濟增速持續放緩,全球經濟增長下滑疊加中美貿易戰接連升級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,并對2019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,要全面把握宏觀政策,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,推動更大規模減稅、更明顯降費,進一步“穩就業、穩金融、穩外貿、穩外資、穩投資、穩預期”,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。
跌宕起伏的2018年已經翻篇,嶄新的2019年已經來臨,新一年的鋼市又將如何演繹?鋼鐵去產能任務基本結束,后期政策重心如何轉化?房地產投資接連下滑如何應對?基建項目大量獲批能否需求托底?減稅降費全年規模到底多大?地方債發行額度是否進一步提高?鐵礦石、煤焦等原材價格又該如何表現?鋼企噸鋼盈利和產能利用率情況會怎樣?帶著諸多問題,我們一起進入2019年國內鋼材市場形勢探討。
一、2018年鋼鐵行業回顧
1、2018年鋼材及期螺價格走勢情況
2018年鋼鐵行業供需表現、鋼廠利潤等延續2017年旺盛勢頭,全年走勢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是1-3月份,國內鋼價呈現弱勢震蕩下跌態勢,主要受到春節期間工地停工,下游需求尚未啟動。第二階段是4-10月份,國內鋼價一路震蕩上行,環保高壓下供給下降,房地產需求較旺,庫存持續處于低位,鋼企盈利大幅飆升,螺紋噸鋼生產利潤超千元,熱卷噸鋼生產利潤達800元上方。第三階段是11-12月份,國內鋼價崩盤式暴跌后低位盤整,主要受采暖季環保限產力度不及預期,國內外宏觀經濟表現不理想,黑色系商品期貨提前加速下行,房地產投資增速連續小幅下滑,市場一度恐慌心理加重所致。
圖1:2017-2018年西本鋼材指數價格走勢(單位:元/噸)
截止2018年12月29日,西本鋼材指數收報4020元/噸,較2017年末下跌510元/噸,跌幅達11.26%。2018年西本鋼材指數全年均價4348元/噸,較2017年均價上漲317元/噸,漲幅7.86%。2018年12月28日,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價格為3404元/噸,較2017年末下跌390元/噸,跌幅達10.28%。2018年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全年均價3841元/噸,較2017年均價上漲349元/噸,漲幅9.99%。2018年西本鋼材指數最高價為11月5日的4920元/噸,2017年西本鋼材指數最高價為12月5日的5230元/噸,最高位相差310元/噸;且2018年大幅下跌比2017年提早一個月。2018年螺紋期貨主力合約最高收盤價為8月20日的4396元/噸,2017年螺紋期貨主力合約最高收盤價格為9月5日的4084元/噸,最高位相差312元/噸,且2018年期螺最高位比2017年提前半個月。
圖2:2017-2018年螺紋鋼期貨收盤價格走勢(單位:元/噸)
2、2018年鋼價長強板弱,卷螺價差罕見背離
以上海市場價格為例,截止2018年12月29日,螺紋鋼價格為3790元/噸,比去年末下跌500元/噸,跌幅達11.66%;熱軋板卷價格為3650元/噸,比去年末下跌580元/噸,跌幅為13.71%;冷軋板卷價格為4170元/噸,比去年末下跌690元/噸,跌幅14.20%;中厚板價格為3780元/噸,比去年末下跌420元/噸,跌幅10%。2018年長強板弱更加明顯,螺紋從4月至10月份價格一路上漲,并在9-11月份價格全面超過熱軋板卷和中厚板,10月份卷螺現貨價差高達600元左右。
3、2018年國內粗鋼產量新高
2018年11月份國內粗鋼產量7762萬噸,比去年同期增長10.8%(10月為9.1%);1-11月粗鋼產量8.57億噸,累計同比增長6.7%(1-10月同比增長6.4%)。11月份國內鋼筋產量為1857.1萬噸,同比增幅10.14%;1-11月累計產量為19087.2萬噸,累計同比增加488萬噸,增幅2.62%。11月份國內線材(盤條)產量為1315.5萬噸,同比增幅24.39%,1-11月累計產量為13271.6萬噸,累計同比增加1100.5萬噸,增幅9.04%。2018年在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情況下,產量并沒有下降反而處于歷史新高,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:廢鋼配比提高、鐵礦石品位提升以及短流程產能釋放。
圖4:2015-2018年國內月度粗鋼產量走勢圖(單位:萬噸)
(1)廢鋼配比提高增加產量:根據廢鋼協會統計預測,2018年全國廢鋼鐵資源產生總量為2.2億噸,同比增加2000多萬噸,增幅10%。廢鋼鐵消耗總量和廢鋼綜合單耗均創歷史新高,2018年1-9個月,廢鋼鐵消耗總量1.41億噸,同比增加3939萬噸,增幅38.9%,全年預計1.87億噸;轉爐廢鋼單耗150.1kg/t,同比提高28.1kt/t,增幅23%;電爐廢鋼單耗660kg/t,同比提高41.4kg/t,增幅6.7%;廢鋼比20.1%,同比增加4.3%。電爐鋼比9.8%,同比提高2.46%。
(2)礦石品位提高增加產量:據研究和實踐得出,提高1%品位的鐵礦石可以降低2%的焦炭消耗以及提高3%的鐵水產量。鋼廠礦石原料配比包括球團礦、燒結礦和塊礦,其中燒結礦占到70%左右,據悉2015年前燒結礦入爐品位在54-55,2016年入爐品位提高到55,2017年入爐品位提高到55.7,2018年1-10月入爐品位提高到56。
(3)短流程產能釋放增加產量:電爐產能利用率與鋼廠盈利水平分不開,據悉,當電爐螺紋鋼的毛利達到100元/噸,電爐產能利用率提高至45%;電爐螺紋鋼的毛利達到300元/噸,電爐產能利用率提高至60%;2018年6-9月,電爐產能利用率由60%提高至70%,日均提高粗鋼產量約4萬噸,此時電爐的噸鋼利潤達到500元/噸。
4、2018年鋼材出口量下降
海關數據統計,2018年1-11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6377.8萬噸,去年同期為6975.1萬噸,同比下降8.6%。其中,1-11月份累計出口棒線材1232萬噸,同比下降18.4%;出口板材3863萬噸,同比減少3.4%。據本網對12月份鋼材出口調研得出,2018年12月份鋼材出口量在560萬噸左右,環比小幅增加,預計2018年全年鋼材出口量在6956萬噸左右,同比去年全年鋼材出口總量減少610萬噸左右。全年鋼材出口下降主要有以下二方面,一是國內噸鋼盈利水平大幅提升,更多鋼企選擇國內市場消化,減量出口讓利益擴大化;二是全球表觀消費量環比下滑,尤其東南亞地區消費下滑,抑制國內鋼材出口量。
5、2018年鋼鐵行業盈利大幅改善
回想2015年,當時A股上市的31家鋼鐵企業合計虧損總額高達195億元,武鋼股份以超過75億元的巨額虧損,成為當年的A股虧損王。隨著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著力化解鋼鐵過剩產能,徹底取締地條鋼等一系列政策,2016年和2017年,合計去掉鋼鐵產能1.15億噸;關停600多家“地條鋼”生產企業,涉及產能1.4億噸。2018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深化年,還將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,1月-7月就已經完成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。
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,市場供需關系明顯改善,行業景氣度大幅好轉。截止2018年10月31日,33家上市鋼企均已發布三季度業績報告,前三季度29家出現盈利,并累計凈利潤達到815.45億元;3家出現虧損,該三家累計虧損7.67億元;33家上市鋼企前三季度共計盈利807.78億元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8年前三季度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4.7%,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鋼鐵、建材、石油、化工行業。從具體分項中來看,前三季度鋼鐵行業利潤增長為71.1%。
圖8:2018年前三季度33家上市鋼企盈利統計(單位:億)
二、2019年鋼鐵行業展望
2018年鋼鐵行業受供給側改革成效,國內環保政策持續高壓,鋼廠供給端話語權明顯提高,終端采購需求釋放較好,4-10月份國內鋼價一路上漲,鋼企盈利水平超越以往。隨著下半年國內經濟逐步放緩,GDP降至2009年初以來新低,市場對預期存在擔憂,國內鋼價在11月份一度恐慌性大跌。面對復雜的國內政治和經濟環境, 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對今年的經濟發展作出新的部署。2019年新年伊始,無論基建還是財政等利好消息接踵而至,市場情緒明顯提振。那么,2019年國內經濟能否扭轉,房地產需求到底咋樣,基建能否托底,帶著些許期盼和疑慮來梳理下今年的行情走勢。
1、財政端:穩健的貨幣政策松緊適度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
(1)GDP增速持續放緩,創09年初以來新低
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GDP 增速緩慢下降,分別為6.8%、6.7%、6.5%。其中一季度GDP增速與2017年四季度持平;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.1個百分點;三季度GDP增速比二季度下降0.2個百分點。經濟增速創下2009年一季度GDP以來的新低。如果繼續降低勢必影響對于鋼鐵的需求,以及市場對預期的擔憂。
(2)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 后期“禮包”還將派發
新年伊始,1月2日晚間央行宣布調整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,被視作此次全面降準的“預熱動作”。央行當天發布消息稱,自2019年起,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“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”,調整為“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”。這有利于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,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,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。
1月4日晚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。其中,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.5個百分點。央行估算,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.5萬億元,疊加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,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。此次央行大幅度降準,有利于對沖今年春節前由于現金投放造成的流動性波動,有利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、民營企業支持力度,全國一片歡呼雀躍、掌聲雷動。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,優化流動性結構,我們預計后期還將進一步實施全面或定向降準3次左右。
(3)大規模減稅降費 地方專項債加大發行
2018年12月19日-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,提到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,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。根據預測,2019年減稅規模將達到1.64萬億,其中企業減稅規模預計為1萬億元左右,而個人減稅規模則有望達到5000億-6000億元。2019年1月1日起新個稅法全面實施,個稅納稅人在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和“三險一金”專項扣除外,還可以依條件享受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大病醫療、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。
另外,地方專項債發行也是今年財政政策核心之一,地方專項債或將進一步擴容。財政部數據顯示,2018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209974.30億元。其中,一般債務限額123789.22億元,專項債務限額86185.08億元。預計2019年新增地方專項債務規模超過2萬億元。
2、需求端:地產放緩、基建托底、制造業承壓
2.1房地產需求逐步趨弱
2018年1-11月份,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0083億元,同比增長9.7%,增速與1-10月份持平??傮w來看,2018年國內房地產投資總體保持高位,二季度新開工、施工面積等持續提升,然而,國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以及棚戶區改造力度減弱,下半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大幅放緩。同時,房地產企業融資難度增加,到位資金增量主要來自定金、預收款和自籌資金,其中自籌資金保持較高增長,從銀行貸款累計同比一直呈現負增長。
土地購置費是維持房地產投資高速增長的主要支撐因素之一,但下半年土地拍賣熱度也相對降溫。相關統計,截止11月全國的土地流拍已經超過千宗,并且溢價率同比下降明顯,從下滑幅度來看一線城市約10%,二線城市20%左右水平,不少三四線城市甚至超過30%,土地市場降溫是投資增速回落的首要因素。從以往來看,土地成交要是減少,那么對后期新開工、施工面積等想成影響,也意味后期房地產對鋼材需求也將下滑。
2018年下半年經濟運行增速下滑,在7月份的國常會以及政治局會議后,宏觀政策已經出現調整,尤其貨幣政策到財政政策均出現寬松信號,一是貨幣政策由“流動性合理穩定”調為“流動性合理充?!?;二是3月份提出“遏制房價過快上漲”,到7月份政治局會議“堅決遏制房價上漲”,再到10月份政治局會議沒提到房地產調控,最后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,因城施策、分類指導,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,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。三是12月份山東菏澤發布通知稱將取消新購住房限制轉讓措施;隨后不久,湖南衡陽通知暫定去年起實現的商品房限價措施,從跡象表明房地產取消限價、放開限售已松綁痕跡。
綜合來看,2019年經濟保持穩健增長,離不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,以此來為經濟穩增長保駕護航。需要保證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入手,執行邊際適度放松,推進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組合拳。鑒于多方考慮,我們預計2019年全年新開工、房產投資等均保持中低速增長,對鋼材需求依然存在保障,不會出現大幅下降。
2.2基建大年啟幕 國家派發“彈藥”
2018年下半年,全國經濟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基建投資補短板,此后山東、貴州、西藏等多省高鐵、城軌等項目規劃得到批復和施工,僅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全面啟動,就有望帶動數千億投資。1-10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如期反彈至0.9%(前值0.3%),單月同比增長5.9%,結束連續6個月單月的負增長態勢?;ㄍ顿Y反彈主要原因來自全年1.35萬億的專項債集中在7-10月份全部發行完畢。
2018年12月5日以來一個月時間內,國家發改委共批復了8個城市與地區的城市軌道與鐵路項目(包含新增),包括重慶、濟南、杭州、上海、長春五個城市的軌道交通,廣西北部灣經濟區、新建西安至延安、江蘇省沿江城市群三個區域的鐵路建設,總投資約為9302億元。
2019年1月2日,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在京召開。會議指出,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強度規模,確保投產新線6800公里,相比去年預計4000公里,實際完成4683公里的情況,2019年投產新線目標增長了七成,并創2016年以來新高。隨著2019年新增地方債限額將提前下達,加之鐵路投產新線里程數增長,未來基建投資有望繼續回暖。
圖13:長三角地區都市圈及經濟發展帶
基建補短板已是國家經濟工作重點之一,并已提前下達的地方債就是為基建提供“彈藥”,12月29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合計1.39萬億元。目標很明確,就是要把基建投資推上去,并對沖積極被動下行壓力。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長10%左右,成為拉動投資的關鍵力量。
2.3 制造業承壓前行 減稅降費或將助力
2018年1-11月,制造業累計投資同比增長9.5%,整體呈現逐步提升的態勢;較2016年和2017年的3.6%和4.1%有明顯提高,也高于2015年的8.4%增速。整體上看,制造業利潤總體增速下降,或將繼續制約制造業投資,尤其是傳統制造業來看,白色家電、汽車制造等的銷量快速下滑,2018年1-11月汽車累計銷量下降1.65%,這是自2003年以來,我國汽車銷售同期首次出現負增長。
不過,制造業中有的部分行業投資增速加快,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投資增速最高,達到了39.10%的增速,非金屬礦業、金屬制品、黑色冶煉加工等等都屬于供給側改革行業,其行業的投資的增速也維持在較高水平。計算機作為高新技術行業,增速也比較高。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,2019年的重點工作任務首先就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,那么今年國家減稅降費無疑給企業減輕包袱。
1月8日,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,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、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。要進一步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的規模,進一步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的進度,還要進一步地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國家重點項目的領域和規模。實施第二批外商投資重大項目,包括新能源汽車、新能源電池等等。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,2019年,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大優質企業的債券發行力度,支持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,緩解融資困難。
3、供給端:去產能基本完成、環保相對寬松、加快兼并重組
3.1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 局部區域仍將減產
工信部2016年發布《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(2016-2020年)》規劃,要求在3-5年內淘汰粗鋼產能1.5億噸,2016年開始至2017年6月,全國各地開展打擊“地條鋼”違規清除行動,共清理“地條鋼”鋼企業500多家,涉及產能1.2億噸。另外,2016年累計壓縮粗鋼產能6500萬噸,2017年去產能和去中頻爐力度,全年壓縮粗鋼產能5000萬噸,2016-2017年,全國共壓減產能合計1.15億噸,截止2018年末,已經基本完成去產能任務,但后面仍有部分重點省份壓減產能計劃。
1月8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,2019年河北省將壓減鋼鐵產能1400萬噸、煤炭900萬噸、水泥100萬噸、平板玻璃660萬重量箱、焦炭300萬噸,淘汰火電50萬千瓦(或調整為應急電源)任務。以鋼鐵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焦化、化工、制藥等行業為重點,完成7家重點污染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和關閉退出,對逾期未完成退城搬遷的企業予以停產。2019年河北省打好“六大攻堅戰”,力爭全省PM2.5平均濃度比2018年下降5%以上。
1月4日,工信部網站發文指出,2019年,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鋼鐵行業要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,鞏固去產能成果,增強鋼鐵企業市場活力,提升產業鏈供給水平,暢通對國民經濟的保障能力,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由大到強。
圖15:河北、江蘇和山東省未來幾年鋼鐵去產能規劃
3.2環保限產不搞“一刀切” 執行力度相對寬松
2018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,確定今后三年時間內以環保為主常抓不懈。但2018年取消秋冬季限產 “一刀切”的方式,改為按照排放標準等進行“一廠一策”分類,實施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辦法。以河北為例,其對8個傳輸通道城市及定州市、辛集市共5730家生產企業進行排放績效評價,分為A、B、C、D四類,實施差異化錯峰生產,各類污染物減排量占工業企業排放總量30%左右。
2018年環保限產區域擴大化,從2017年 “2+26”城市拓展到加上長三角區域和汾渭平原地區,加大對于鋼企、焦化等企業的管控范圍??傮w來看,環保限產趨于寬松,不會對今年粗鋼產量帶來大幅減量,但會起到一定量的抑制產能的作用。
3.3 鋼鐵行業兼并重組 “十三五”產業集中度目標60%
目前鋼鐵行業集中度較低,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不高,產品結構嚴重失衡等問題存在。推動鋼鐵行業兼并重組,有利提高產業集中度,向高質量、規?;б姘l展。早在2016年工信部發布的《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(2016-2020年)》中便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和調整布局作了重點要求,到2020 年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達到60%。2016年底12月武鋼和寶鋼正式合并組成寶武鋼鐵集團。另據鋼廠內部消息,寶鋼兼并馬鋼的步伐正在進行中,寶鋼已經在整合財務和銷售系統,相信2019年合并處于倒計時,屆時,寶武鋼鐵加上馬鋼的共計年產能將高達到8350萬噸。
當前,河北、河南、江蘇、山西、四川等地已出臺鋼鐵行業發展相關規劃目標。截至2020年,河北省鋼鐵行業將形成“2310”產業格局,包括2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,3家地方實力企業,10家特色鋼企。江蘇積極形成“134”格局,山西計劃從目前的27家減少至10家,四川力爭建成影響力大、競爭力強的千萬噸級骨干鋼鐵集團,總產值達3500億元。在去產能收尾階段,加速推動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將是未來改革工作重點。
4、原料端:鐵礦石供給過剩 焦炭相對偏緊
4.1礦石港口庫存偏高 供給仍將過剩
2015年四季度,國內主要礦石庫存量在8200萬噸附近,自2016年以來國內鋼企盈利水平逐年提高,粗鋼年產量呈現上升勢頭,對高品位的進口礦依附度更高,疊加澳洲和巴西礦商巨頭產能逐年擴張,發往國內港口礦石量出現增量,2018年3月份國內港口庫存量上升至1.6億噸,并創下歷史新高,后隨著國內礦石需求釋放,2018年末,國內港口礦石庫存量降至1.4億噸左右,但港口庫存依然處于相對高位。
據統計,201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到港量10.38億噸,較2017年統計的數據10.53億噸減少1.5%。從月度到港量來看,2018年上半年除1月和3月出現減少量,其余月份均為增量;下半年8月份以后港口到貨量也出現遞減,受到澳洲港口檢修、BHP脫軌等事件影響,下半年月度港口到貨量同比減少。
從主要到港的港口來看,2018年到港量最大的為寧波舟山港,累計到港1.85億噸,占全國總到港量的18.1%;日照港(含嵐山)在1.41億噸和曹妃甸港在1.09億噸,這三大港口到港口量處于前列。另外,天津港、京唐港和青島港到港量均在9000萬噸左右,連云港、黃驊港和防城港在3000-5000萬噸之間。
總體來看,201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到港量仍處于高位,但增速已經有所放緩,根據各大礦企的公司公告顯示,預計2019年新增產量在3500萬噸左右,但從需求情況來看,2019年受鋼價盈利縮減以及環保限產等因素,產量需求將低于產量增加為大概率,鐵礦石供給大于增速情況下啊,鐵礦石價格或將承壓并小幅下滑,預計今年鐵礦石進口成本中樞在55美金左右。
4.2焦炭:供應總體偏緊 需求縮水抑價
2018年受益于以鋼定焦和去產能等相關政策,整個行業盈利水平大幅提高,全年淘汰焦化產能近1500萬噸,4.3mm以下焦爐確定淘汰時間。根據相關報道預計,2018-2020仍需要淘汰3000萬噸的焦化產能,可見產能后期將進一步收縮。另外,隨著環保政策趨嚴,焦化企業投入環保裝置成本,脫硫脫硝、脫白等設備繼續添加,焦企環保生產成本平均提升100-200元/噸。從價格方面來看,受供給整體偏緊,粗鋼產能釋放需求增加,焦炭價格總體處于近年新高,全年焦炭盈利水平達到近幾年最高點。
2019-2020年,山西、江蘇、河北、山東等省對焦炭去產能動作較大。其中山西省加大鼓勵產能置換,2018底前完成焦爐淘汰的其焦化產能按現有100%置換,2019年底前完成淘汰的,按現有的90%置換,2020底前完成淘汰的,按現有的80%置換,如果2020年后完成淘汰的將按現有的50%置換。另外,江蘇地區重點在去產能和產業升級,河北和山東等地均有去產能舉措。從總體上看,2019年焦炭產能淘汰量在2000萬噸左右,疊加山西新增產能1000萬噸,合計今年焦炭減少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,可見今年焦炭供應量依舊偏緊,不過受制于今年鋼廠利潤大幅收縮影響,焦炭漲幅將低于去年。
三、2019年展望總結
從供應端來看,自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巨大成效,2016-2017年全國共壓縮產能合計1.15億噸,打擊和清除“地條鋼”達1.2億噸,以及淘汰中頻爐和推進產能置換等,截止2018年已提前完成去產能任務,只有河北、江蘇、山東等省仍將局部去產能,后期總體偏向去杠杠、兼并重組以及產業化升級發展。2019年生態環保將常態化,但執行力度有所放松,尤其不搞“一刀切”。兼并重組將加快進程,據內部消息,寶鋼兼并馬鋼已經實施到整合財務和銷售層面,未來二家大型鋼企整合一處可期,屆時寶武加上馬鋼的產能將達8350萬噸??紤]局部省份去產能、環保常態化(執行力度存變數)以及鋼企盈利收縮壓縮產量,今年鋼材供給量將低于去年。
從需求端來看,2018年房地產投資總體較好,尤其新開工和施工面積持續提升,然10月份以后房地產投資接連放緩,主要受到融資困難和房產銷售業績下滑影響,今年國家政策政策適度寬松,部分地方已經放開房產銷售,將有利緩解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趨勢。今年基建項目將加快推進托底,一是眾多基建項目獲批,尤其以高鐵、城軌項目為龍頭,今年基建項目將提高10%左右,二是作為基建的保障地方債將發現1.35萬億地方專項債。制造業總體來看承壓前行,尤其白色家電、汽車制造等部分行業下滑較快,今年國家將給企業減稅降費外,還將制定出臺相關行業的促銷補救措施??紤]房產需求趨弱,基建加大托底,制造業需求下行,今年鋼材需求量將有所下降。
從價格端來看,綜合去年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,以及結合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,預計2019年國內經濟增長將放緩至6.2%左右。國內鋼價運行區間指數在3400-4400(以西本鋼材指數為基準),進口礦價格運行區間在50-75美元/噸(以普氏62%鐵礦石指數為基準),焦炭運行區間在1300-2200元/噸(以唐山一級冶金焦價格為基準)。2019年市場關注的焦點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,環保督查常態化嚴格程度,基建托底增速如何,房地產下滑速度,以及中美貿易戰爭程度。 [文]西本新干線特邀撰稿人 2019/1/10
法律提示:本內容系www.fashionistacoach.com編輯、整理,轉載需經授權,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,并注明來源。如果私自轉載,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,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。
相關鏈接 >>
· 2022-10-21上海建筑鋼市日記(跌后求穩)
· 2022-10-2110月21日商品期貨日盤綜述
· 2022-10-212022年10月21日西本鋼材價格指數走勢預警
· 2022-10-2110月21日鋼廠調價信息匯總
· 2022-10-21浙江省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細則
· 2022-10-21央行本周實現凈回籠190億元
· 2022-10-2110月21日沙鋼廢鋼調價信息
· 2022-10-21三大礦商產量同步增加
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
新聞排行
- 日排行
- 周排行
- 總排行